close


        我的日記裡面好像只有吃的東西?不是外出大吃,就是自己的手作簡單小食。說我愛吃鬼也好,在那手作的過程中,歡樂的意義大於食物本身。其實這些對我,都不過是兒時扮家家酒的延伸。從小,我就很喜歡玩扮家家酒。很奇怪的,遊戲中不一定會有家庭成員的角色,但一定會有煮飯的過程!!我不清楚是不是因為家庭式微的觀念從小就在我的腦袋中根深柢固;總之 那對我來說並不是最重要的。

        到了國小二年級,常看到奶奶和媽媽在廚房東忙西忙,像巫婆在熬煮那鍋神秘的魔法湯一樣,東掺一些、西灑一點;不一會就變成一鍋美味神奇的料理。「奶奶煎魚的香味、夏天清涼的麻薏....」都已變成我回憶的一部份。我常央求奶奶教我煮菜﹙不是媽媽喔~~因為媽媽煮菜~~~很crazy....﹚,不過他們大人忙,我常常只能跟在旁邊偷學,等有機會再依樣畫壺蘆。那傳統式的大菜刀,是我最深的恐懼:怎麼那麼大那麼尖銳啊?還不會像奶奶斬雞一樣切碎我的手?一開始光是替他們鏟鏟鍋我就很滿足了,後來的雄心壯志亦發偉大,跟堂姊兩人煮出第一鍋屬於自己的苦瓜湯;嚐了一口,呸~~~怎麼那麼難喝啊!第一次的失敗挫折不了我,這只是開始而已嘛,接著醃芒果乾 、 泡菜 、 結冰棒(台),我和姊姊慢慢開始這些小兒科的做法,進入啟蒙期。

        過了好幾年,有鑑於我的天兵媽媽的菜色越來越'狂野",我們也越來越有反抗心。所以想吃什麼,要不就是去奶奶家吃,要不就是自己煮些簡單的小菜。

        到了我國中,阿姊升上高中念家政科(應該很多人不知道我姊有乙級廚師執照吧  嘻),最開心的就是我啦!他們常常得先煮菜 、拍照當作業繳交,我也樂的在旁邊像小跟班一樣轉來轉去。那時候最大的興趣是偷翻她的課本食譜,看到裡面美味的菜色,一頁一頁斟酌著自己是否能夠完成;真正完成的很少,腦袋中想的卻很多,因為我們家冰箱很少有食材嘛XD

        高中時功課雖然繁忙,不甘寂寞的我竟興起自己做便當的念頭,六個姊妹、加上當時喜歡的人,我自己做了七份炒飯便當,配上簡單的煎魚上學去,但是阿呆如我,卻又為精彩人生添上一筆笨事:那時通車上下學是搭電聯車,本來應該在清水下車,但不曉得是便當太沉澱,還是頭昏腦花;一回過神,我竟然坐到台中港站去,偏偏除了火車月票,身上身無分文,連最簡單的大甲行都沒辦法搭。最後硬著頭皮跟路人開口借了五十元,順利趕上早修的最後一刻,這天的小插曲,讓我覺得那便當特別好吃,其他吃的人怎麼想,我倒是忘了XD


        上了大學,學校宿舍不能煮東西,頂多只能搬個小烤箱烤烤肉過過癮。後來跟米拉住的那年,就豐盛許多,常常會自己動手包水餃、洋蔥炒蛋、煮一大鍋濃濃的咖哩,或是冬天找幾位朋友一起煮個大火鍋呼嚕呼嚕吃上好幾大碗。煮飯的過程讓我很愉悅 東切西洗讓我撫平所有在異地求學的緊張跟不安。


        我覺得我有一種天賦:也許我煮的菜難以登上大雅之堂,但是只要我看過的食譜,我都可以做出個七八成。這些年拜網路blog的興盛,常常可以看到許多布落客的手工教學,尤其是品味生活's Grace 更是我的生活大指南,她讓我驚覺原來 吃飯也可以那麼優雅,那麼有韻味。還有原來我家阿姊愛買的那些鍋子啊  昂貴的杯盤啊,  根本只是小意思!我也好想像她一樣來辦個party啊!!!只是我的功力好像還沒到那裡耶,也不常有機會約那麼多人到家裡吃飯,所以只能陽春的做做一人份的菜色,自己做簡單擺盤自己拍照,這應該算是我對兒時扮家家酒的投射吧,在這之中我得到單純的快樂。

        不管什麼年代,食物和香味好像都很容易變成回憶的部份,所以別再說我愛吃了,就當作我自己一個與自己相處,悠閒放鬆的美好時光吧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heeidol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